Caslav Brukner这个关于量子参考系的报告,其实我以前刷arxiv的时候看到过。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想法本身还是很迷人的。
量子引力是整个理论物理梦寐以求的圣杯之一。我们有很多不同的QG候选,但他的这个思路其实还挺刁钻的。
假如有量子引力,那么可以合理推测,一个有引力的大物体应该也处在叠加态上。现在假如他因为量子效应,处在不同的时空位置上,那一个原子落入这片时空区,他的波函数会怎么变?
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是这样的:虽然参考系本身只是一套标架,或者一套坐标,但其实我们总是拿着物理系统作为参考系的。而任何的物理系统总应该是量子的,所以我们就得考虑一个量子意义下的参考系。
那量子最核心的描述方式就是量子态。我现在可以通过讨论简单的坐标变换,试着给出坐标变换前后体系整个的波函数发生了什么变化。
而后,我们进一步假设,其中的某个物体他处在叠加态上。而现在我们把参考系就建在这个处在叠加态的物体上,看看会发生什么。然后就会发现,这个时候,原来那些也许没有处在叠加态上的物体,这个时候会变成处于位置叠加态上。
那回到之前那个问题,我们现在把参考系建到处于叠加态的引力体上,那那个原子量子态如何演化的问题,马上就变成一个经典引力场下,两个处于不同位置上的原子量子态如何演化的问题。而这样就绕开了直接靠QG讨论了。
我其实觉得不管结果对不对,讨论量子参考系这件事是很有价值的。这个问题也是很迷人的问题。